带动·主动·联动·互动 —— 营房与兴阳村暑期校外辅导站活动开展的启示

2025-09-10 12:04:54 点击数:37

2025年,营房、兴阳两村的暑期校外辅导站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辅导站各项活动深受辖区内青少年所喜爱,得到了家长认可和社会赞誉,扬中关工委网、扬中日报、镇江关工委网、江南时报网等新闻媒体均对两村暑期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从两村校外辅导站颇受欢迎和好评的情况来看,给我们以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党建带动:锚定方向,筑牢活动根基

村党委的核心引领,是活动落地见效的根本前提。两村党委以“三纳入三列入”(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新农村建设、党建考核目标体系;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经费预算)为抓手,将辅导站工作深度嵌入村核心工作体系,明确方向、保障资源。作为兼任两村辅导站站长的参与者,笔者深切体会到:党委书记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活动成色。两村党委不仅从政治统领上为辅导站精准把舵、破解难题,从组织建设上安排党委副书记专人负责、吸纳刚刚退休教师充实辅导员队伍,从活动设计上指导开展“抗战精神薪火传,爱党爱国爱家乡”宣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及等主题活动。6月初,营房村党委书记冯义永兴阳村党委李伟专程赴扬中市外国语中学与学校党总支书记、关工委主任朱彩云和学校关工委骨干成员对接“站校结合”事宜,共商课程与师资;开班典礼上,两位书记均亲自致辞,既阐明活动意义、介绍课程内容,更对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党建的有力带动,为整个暑期活动筑牢了坚实根基。

二、关工委主动:精谋细划,激活内生动能

要让暑期辅导班赢得学生喜爱、家长信任、社会认可,关工委必须未雨绸缪、精心谋划,从前期筹备到活动实施的每个环节都需制定详尽方案,杜绝盲目开展。两村关工委展现出强烈的主动性:早在六月初,便联动“站校结合”结对单位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关工委“站企结合”结对单位大印集团、扬中市华龙橡塑电气有限公司,共同设计活动方案;依托青少年信息采集簿精准摸排学生名单,走村入户发放告家长书与联系表;开班前,将反复打磨的活动安排表提交村两委审核,进一步优化细节。活动实施中,关工委老同志更以“主动补位”诠释担当:高温天气里提前到岗开空调、负责学生签到、分发饮料,全程引导活动路线、维持现场秩序。这些看似细微的举动,既彰显了老同志的奉献精神,更让活动既有“流程精度”,又含“人文温度”,为有序推进注入了温暖动能。关工委的主动作为,成为暑期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

三、部门联动:协同补位,凝聚保障合力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办好校外辅导站离不开村内部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与全力支持。暑期活动中,两村各部门分工协作、同向发力。活动前,营房村团委书记蔡佩、兴阳村团委书记李俊奕提前调试电脑、播放设备,确保硬件无;活动中适时拍摄照片、录制视频,为后期宣传积累素材;活动后,及时整理文稿向各级媒体投递,扩大活动影响力。此外,两村妇女主任蒋贞红、孙国云细致周全,不仅采购学生喜爱的饮料、奖品及手工材料,对未能按时接孩子的家长第一时间联络面对极端高温,妇联、卫计、综治办的年轻同志主动用私家车接送学生往返红色基地、鱼文化博物馆丰裕社区等活动地点。各部门的协同联动成为活动稳步推进的坚实保障,确保各项活动环节环环相扣、高效落实。

四、结对互动:资源共享,拓展育人效能

打破村域壁垒的“结对互动”,让辅导站活动更具活力与深度。今年,两村在延续“站校结合”结对单位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关工委,“站企结合”结对企业大印集团、扬中市华龙橡塑电气有限公司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站站结合”互动模式,与三茅街道广宁社区结对实现资源共享、活动联办。三站联合组织学生共赴友好宽新圩红色基地、扬中市鱼文化博物馆及营房村省级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开展活动;得知丰裕社区有剪纸大师杨荣芳、倪玉荣的课程后,三站立即调整计划组织学生参与,同时丰裕社区、广宁社区也安排学生到营房村、兴阳村的劳动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站校结合”结对单位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关工委积极参与到营房、兴阳两村暑期辅导站活动中,分管校长、关工委副主任朱成霞在两村辅导站开班典礼上致词,校关工委秘书长蔡芸作“抗战精神薪火传,爱党爱国爱家乡”主题宣讲报告,校关工委骨干成员、政治教师季明上道德法治教育课。暑期辅导站这种结对互动模式,不仅有效节约资源更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强化了教育效果,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为暑期活动注入多元活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成效,让辅导站的活动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两村的实践充分证明:党建带动定方向关工委主动注动能部门联动聚合力,结对互动拓维度四者相辅相成、同向发力,共同成就了今年暑期辅导站活动的圆满成功。  (唐长虹)